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的创业历程充满传奇色彩。当年他决定离开台积电时专业股票配资开户,公司董事长曾发出严厉警告:若执意前往大陆发展,将无法带走在台积电持有的股份。面对这一威胁,张汝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离开,展现出令人钦佩的坚定决心。
谁能想到,这位在芯片行业叱咤风云的领军人物,竟会为了深藏心底的爱国热忱,毅然投身于上海张江那片待开发的科技园区。
张汝京与张忠谋的渊源始于1974年。当时,初入职场的张汝京加入德州仪器,而担任他直接主管的正是张忠谋。
张汝京与同事合作长达二十余载,从最初的技术骨干逐渐晋升为公司高层管理者。在此期间,他不仅获得了台积电的股权激励,还享有丰厚的期权待遇,生活可谓相当优渥。
1997年,张汝京重返台湾创立世大半导体公司。令人惊叹的是,仅用三年时间,这家初创企业就迅速崛起为台湾第三大晶圆制造厂商,其迅猛发展态势甚至开始撼动台积电在行业内的龙头地位。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当年以51亿美元巨资收购半导体企业世大半导体,并在交易中强硬表态:若前往中国大陆建厂,将冻结所有股权收益。然而,世大创始人张汝京毅然选择离开,坚持赴大陆发展芯片制造事业。这一事件展现了两位半导体巨头在产业布局上的重大分歧,也折射出当时全球芯片产业的地缘政治格局。
2000年,张汝京携带着从美国教会募集的14.8亿美元资金,在上海张江的田野间,为中芯国际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台积电的股票?张汝京直接不在乎:不要就不要!
明知前方专利战的艰难险阻,他依然义无反顾地带领大陆半导体产业突围。最终,中芯国际仅耗时13个月便建成首座晶圆厂,并于2004年成功登陆纽交所,创造了行业奇迹。
中芯国际悄然崛起,在台积电的注视下成功跻身全球芯片代工行业前四强
张忠谋显然无法咽下这口恶气,随即展开了一系列专利诉讼攻势。2003年,他率先对中芯国际发起侵权诉讼,虽在2005年达成和解,但很快又撕毁协议再次提告。
2009年,加州法院作出裁决,中芯国际面临巨额赔偿,需支付2亿美元罚金并出让10%股权。作为公司负责人的张汝京,最终选择引咎辞职,为这一事件承担责任。
但张汝京可不是几场官司就能打垮的硬骨头!
从中芯国际离职后,他毅然在青岛创立了芯恩半导体,全身心投入芯片IDM模式的创新研发;即便年逾古稀,仍不辞辛劳重返上海主导300毫米大硅片项目,纵然遭遇资本方的排挤,依然坚定不移地追寻着自己的事业理想。
台积电长期以来凭借专利优势压制竞争对手近二十年,然而如今在中国大陆市场,其市场地位正面临中芯国际14纳米制程技术的强力挑战,市场份额正逐步被蚕食。
历史最终证明:想用股票束缚住的人,用诉讼更是压不倒!
张汝京的抉择,犹如在半导体行业垄断的高墙上撬开了一道缝隙。
如果当初他执着于持有台积电的股份,中国大陆的芯片制造技术可能至今仍停留在28纳米制程阶段。
正是凭借这种破釜沉舟般的坚定决心,中国半导体产业在西方严密的技术封锁下硬是闯出了一条自主发展之路。
如今中芯国际成功突破7纳米工艺制程,助力华为麒麟芯片实现强势回归。这些重大技术突破的源头,无不凝聚着张汝京早年打下的坚实基础。这绝非简单的个人荣辱得失,而是一部用坚韧脊梁铸就的中国半导体产业突围奋进史!
台积电虽然在法律诉讼中取得了胜利,但在格局和气度上却有所缺失;而张汝京虽然失去了个人股票,却为中国半导体产业赢得了尊严和尊重。
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当张忠谋还在股东会议上为亮眼的财报数据沾沾自喜时,张汝京早已将自己的名字深深镌刻在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里程碑上!
相较于那些加入外国国籍的所谓国家级演员和明星,像张汝京这样的民族英雄更值得推崇,国家确实应该加强对他的宣传和表彰力度。
张汝京先生堪称新时代的国家栋梁,他怀着赤诚报国之心,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全身心投入祖国半导体事业的发展。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我国芯片制造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技术水平跃居世界前列,为打破西方技术封锁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们向张汝京先生表达最诚挚的敬意!
中国的发展历程充满艰辛与挑战专业股票配资开户,正是有张汝京这样的民族脊梁不懈奋斗,才铸就了今日的辉煌。中华民族自古就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面对困难反而愈挫愈勇,这正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明道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